EP.1:提升传统仓储能力,全面应对工业 4.0 的挑战 : เจนบรรเจิด (Jenbunjerd) ผู้นำด้านการผลิต จัดจำหน่าย และส่งออกอุปกรณ์จัดเก็บยกย้ายที่มีความหลากหลาย

Contact Info

  • 359 Bondstreet Rd.(Chaengwattana 33), Bangpood, Pakkred, Nonthaburi 11120 Thailand
  • info@jenbunjerd.com
  • 02-096-9898 (200 คู่สาย)
EP.1 เพิ่มศักยภาพคลังสินค้าเเบบเดิม ให้รับมือธุรกิจยุค 4.0 ได้อยู่หมัด

EP.1:提升传统仓储能力,全面应对工业 4.0 的挑战

仓储技术正不断演进。随着商品种类与数量的持续增长,企业面临更高效仓储管理的需求。尽管全面自动化无疑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,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具备足够的预算进行大规模投资。事实上,即便是传统仓库,也能通过流程优化、局部自动化和数据驱动决策显著提升运营效率,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业 4.0 所带来的挑战——包括生产力提升、准确率提高以及作业差错的降低。

优化传统仓储作业方式

传统操作方式,如叉车搬运、人工拣选、传统货架系统等,在适当结合自动化工具后,依然能够胜任大规模的日常运营。本文将分享一系列实用策略,帮助传统仓库在不需一次性高额投资的前提下,实现以下目标:

  • 扩充储位容量
  • 提升作业效率
  • 增强运营灵活性

第一步:全方位分析库存与作业流程

在迈向自动化之前,无论仓库规模大小,都应先关注基础运营环节。提升空间利用率不仅能增加储位,还能改善关键流程,例如入库、出库、拣货、退货处理及标签作业等。

以下五大关键因素应优先评估:

  • 商品尺寸
    商品的长宽高会直接影响货架选择。若使用统一层高的货架,可能无法适应各种商品尺寸,建议根据产品尺寸灵活调整货架层高,以最大化垂直空间利用。
  • 每个 SKU 的库存量
    对于每个 SKU 超过 20 托盘的产品,建议采用高密度存储系统(如穿梭式货架),以提高空间利用率。
  • 拣选方式
    若涉及大量非整托拣选,建议使用可调高度的选择式货架,并将最底层设置为拣选面,方便作业人员操作。
  • 库存摆放策略
    与其将相似商品集中存放,不如依据拣选频率进行货位安排。高频商品应靠近出货区,低频商品或呆滞库存则应调整位置或进行削减,以释放宝贵空间。
  • 堆叠能力
    若商品可在地面安全堆叠 3–5 层,则可在无需额外安装货架的前提下,显著提升储存密度。 

提升储存空间的小技巧

  • 对于尺寸不规则的商品,采用地堆方式更为灵活
  • 将无保质期或无需批次管理的商品集中于特定区域
  • 在通道上方设置悬空货架,用于空托盘或包材的存放
  • 建立夹层平台(Mezzanine)拓展垂直储位
  • 精细划分货区,最大化边角区域的使用效率

简化仓库作业流程的建议

  • 记录拣货人员的行走路径与耗时,优化货位配置
  • 分析商品动线与物流路径,合理划分作业区域
  • 引入批量拣选(Batch Picking),减少重复作业
  • 精准设定补货量,使其与每日出货量匹配
  • 安装低层搁板或辅助横梁,增加可用拣选面
  • 定期组织员工培训,提升技能水平
  • 优化作业环境:包括照明、通风与温控
  • 设置清晰的标识与指引,提升作业效率与准确率

 

利用布局设计提升空间效率

通过绘制完整的仓库布局图,能识别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,如过宽通道、货架间隙(Flue Space)等。在设计时,应在空间密度作业效率之间取得平衡。例如适当设置穿越通道与横向通道,可提升通行与作业效率,同时不影响整体储位容量。

 Flue Space

Tunnels

Cross Aisles

 

在完成基础系统优化及空间整合后,传统仓库将具备未来引入更高级自动化技术的条件。

敬请期待下一篇内容:
《提升传统仓储能力,全面应对工业 4.0 的挑战》